如何通过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运行畅通 ?近年来,牡丹江市阳明区人民检察院在探索中不断加强检察机关间跨区域合作,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强化联合行动、深化线索移送等举措,为护航铁路运输安全、改善铁路运营综合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据了解,在牡绥铁路沿线有6 家(牡丹江铁路运输检察院、绥芬河市检察院、东宁市检察院、绥阳人民检察院、穆棱市检察院、牡丹江市阳明区检察院)检察机关。对此,阳明区检察院积极沟通协作,与牡丹江铁路运输检察院、西安区检察院共同签署《结对共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 ,构建起了铁路、地方、林区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模式,打造牡绥铁路沿线公益保护共建共治的全新格局。
以此机制作保障,阳明区检察院与结对共建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部门联合开展公益诉讼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协同当地铁路部门深入牡佳、牡绥铁路沿线进行实地走访。重点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的固体废弃物堆放、沿线房屋铁皮部件损坏脱落、铁路文物破损以及沿线外部漂浮垃圾飘入铁路线路导致接触网挂异物等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的案件线索,与共建单位分析研判。
同时,该院借助铁路检察机关办理涉铁路公益诉讼案件的专业优势,与之建立常态化案件质量互查互纠机制,针对铁路运输领域案件的特殊性,重点围绕证据标准、管辖衔接、法律适用等关键环节开展互查;充分借助铁路大数据管理、智能调度系统、旅客信息分析等方面的数据优势,共同提升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能力。
在履职过程中,协作检察机关之间充分整合铁路检察跨区域办案的职能优势与地方检察本区域办案的职能优势,通过线索移送机制,最大程度地挖掘和利用案件线索价值。
前不久,该院对铁路检察院移送的一案件线索进行调查后发现,辖区内一段铁路涵洞存在被农户养殖牲畜排泄物污染腐蚀的问题。检察机关就损害程度、损害原因、污染治理方式、损害结果估算方法等一系列专业问题,积极与铁路检察机关、铁路部门进行沟通,并邀请其全程参与案件办理指导、后续整改监督及验收工作。
目前,该案件已成功向属地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经相关责任部门整改,铁路沿线受损涵洞已全面修复,污染源头已有效阻断,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