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检察与民同行】行政检察小问答(3)
时间:2024-07-15
来源:本站
作者:嫩江发稿
编辑:唐晓燕
录入:嫩江发稿
审核:姚蕙
前两期,我们以小问答的形式了解了行政检察的职能、与群众的关联、监督情形以及申请监督的条件方式等问题。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行政诉讼整套流程,那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需要进行申请行政诉讼监督的事件呢?
那就要先说到
人民检察院受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途径
行政检察部门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为监督的案件来源:一是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主动依职权督促其纠正。二就是行政相对人或者行政相对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行政机关有违法行为,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控告、举报。
对于群众来说,最常见的要数行政违法行为。
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啊?
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规的违法行为。包括两种情况:(1)职务过错,即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这类失职行为使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但还没达到渎职罪的程度。(2)行政过错,即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司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专指行政过错,主张把职务过错称为纪律违法。
生活中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有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行人闯红灯等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机关没有依照法律程序作出或应该作出而没有作出的法律行为,具体情况不同行为确定的行政违法行为如下: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 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群众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举几个小案例。
户口被迁移了怎么办?
崔某:我再婚后将户口迁入妻子承租的公房,后妻子去世,其子将户口迁入,还将我赶走,我去公安局问没有户主同意为啥给办理户口登记,公安说有文件但信息不能公开,我又去法院上诉,也被驳回。检察官,我该怎么办?
发生交通事故能否报销医疗费?
张某:我在驾驶摩托车时发生交通事故,两次入院治疗,出院后向县农合局申请报销医疗费,可是县农合局却说,我这是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不予报销。我向法院提出上诉、申请再审都被以相同理由驳回。检察官,我该怎么办?
交通道路标线设置不合理向谁申诉?
检察官你好,我在上海市中环线某路下匝道,驾驶机动车经过两次虚线变道后进入右转车道,事后被公安分局以驾驶机动车一次连续变换两条车道为由罚款200元。这种情况我们很多司机都碰到过,我们都觉得上述道路标线设置不合理,极易使驾驶员产生误判和不必要变道,我们该向谁申诉?
身份信息被冒用登记了怎么办?
王某:钱某冒用我的身份信息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我知道后向市监局举报,要求撤销工商核准登记,可是市监局却说无法进行核实。后来我又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说登记行为已超过5年最长起诉期限,驳回了我的请求。我实在想不通,检察官,我该怎么办?
对公安局行政处罚、政府行政复议不服能申请检察监督吗?
毛某:我是一名钩机车司机,在某市政府主导的合村并城改造项目施工中,将居民郑某部分房屋设施推倒损坏,之后郑某报案,公安局以故意毁坏财物为由作出行政处罚。我申请政府行政复议也被维持,后来起诉至法院、提出上诉、申请再审均未获支持。检察官,我能申请检察监督吗?
镇政府强制铲除承包林,我能申请检察监督吗?
胡某:我所在的村民小组因政府项目建设纳入征收范围,并且村民小组与镇政府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但我未在协议上签名捺印,也未领取补偿款。后来,镇政府把我承包的10.5亩青苗铲除,我起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该行政强制行为违法,一审、二审均未支持,申请再审亦被驳回。检察官,我能申请检察监督吗?
业主换届选举违法,能申请撤销备案登记吗?
韦某、黎某:我所在小区组织进行了业委会换届选举并向某区建设局备案,但我们很多业主都未得到通知,而且换届筹备组成员作为候选人参选,选举过程和结果是违法的。于是我们向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备案。但法院以原告业主人数、专有面积都未过半,不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为由,驳回我们的起诉。我们该怎么办?
答: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检察院会针对案件相关问题,召开听证会,做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解决群众疑难。办案流程上或是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上级检察院提出抗诉,可将案件发回重审并得到改判;也可制发检察建议等,从源头治理争议问题。